趙露思和吳磊主演的新劇,《星漢燦爛》一經播出,我就深陷其中,無法自拔。
這劇還沒更完,我就已經二刷了。
這劇如此吸引我的原因,一是男主人設我很喜歡,二是親情部分我有共鳴。
今天,我們不講愛情,來聊一聊親情。
劇中,趙露思演的女主名叫程少商,是個自出生就與父母分離的留守兒童。
程少商童年成長艱難,沒有親生父母陪伴不說,大母(奶奶)重男輕女,因討厭她母親,連帶著也討厭她。
當家的二叔母也瞧她不順眼,從不正經教她識字學禮,還動不動找各種由頭,把她「發配」到城外莊子去。
雖是大戶人家,忍饑挨餓卻是常事,生病了也不給醫治,明明是正經女君子,底下奴仆卻可任意欺辱。
日子過得這樣苦,日日企盼父母歸來。
十幾年后,父母終于歸來,本以為會是一幅苦盡甘來、母慈子孝的美好畫面。誰知程少商母親蕭元漪的所做所為,卻將女兒越推越遠。
母女二人好似仇人一般,見面就吵。
我生長在農村,留守兒童我很熟悉,我自己也是留守兒童長大的,所以我非常清楚留守兒童心里的隱痛。
但是今日,我并不是來陳述這樣的痛。而是想通過分析蕭元漪的錯誤行為,而讓大家知曉在與子女,或者說多年未見的子女相處時,應該注意什麼。
那首先,我們就來看看,蕭元漪到底做錯了什麼,才讓少商離她越來越遠。
01愛得很隱晦
中國式父母最大的問題,就是從不開口說愛。
蕭元漪就是如此。
她愧疚于自己撒手不管少商十幾年,看到少商身上諸如聽墻角、使把戲、看長輩笑話等問題,怕少商朽木再難雕,所以她又急又愧,對少商管教不自覺嚴厲起來,但是又從不表露關愛。
這直接導致母女兩人之間的誤會。
舉個小小的例子:蕭元漪看少商衣服不合身,本想拿尺子量下尺寸給少商做幾身衣裳,卻意外碰見少商在聽長輩墻角,于是便拿尺子打了少商手心。她本是關愛,可不知內情的少商哪看的明,她只認為阿母是帶著尺子上門來找她的錯處的。
通過這樣一件小事,我們就可看出: 愛得如果太隱晦,孩子不僅不會領情,還會誤會父母。
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,身上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。
父母乍看到,肯定會著急孩子學壞,所以教育手段不免嚴厲,甚至有時會偏激。
但是在孩子看來,憑什麼!就因為妳生了我,生我卻不養我,妳有什麼資格管教我!
就像少商那樣,在被阿母打了之后,她說道:「母慈子孝這種話本子,本就不屬于我,既不曾擁有,自不會因為失去,而感到難過。」
雖然教育方式嚴厲,但我們能說蕭元漪不愛自己的女兒嗎?
如果她不愛,她會在少商被樓家羞辱退婚時,而不顧后果的打了樓大夫人一巴掌嗎?如果她不愛,她會拼著禍連家族的風險,當眾拒絕陛下為凌不疑求親嗎?
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: 愛如果不表達出來,孩子如何能知道妳愛她,尤其對于長期與父母分離的留守兒童而言。
02愛把孩子與別人做比較
蕭元漪犯的第二大錯誤,就是總愛拿少商和別人做比較。
少商有一個堂姐,叫姎姎,自小被送往外祖父家,由舅父舅母教養,舅母品行端正,蕭元漪很喜歡姎姎舅母,又因姎姎父母都不在身邊,因此對姎姎又憐又愛。
姎姎端莊嫻靜、知書達理,少商則聰慧活潑、敢愛敢恨,本是各具特色,各有各的好。
可蕭元漪就是看不到少商的優點,總是拿她身上的缺點和她堂姊比較,要她向堂姊學習。
姎姎做什麼,她都是夸贊不已。
可少商不論做什麼,她都是不滿意的,也從不夸贊。
少商從叛軍手中,保住了自己和三叔母的性命,蕭元漪說不過僥幸爾;少商利用所掌握的木工技藝重建驊縣,蕭元漪說不過是小技罷了。
她為了教育少商,刻意打壓,簡直就是睜眼說瞎說。試問全都城像少商這個年紀的女娘,有幾人能勇戰叛軍,又有幾人能重建戰后破損縣城,少商身上的優點那麼明顯,可蕭元漪就是不愿夸贊。
她對姎姎處處袒護,對少商則是處處責備,與姎姎反倒更像親母女,她的行為無非是為了向少商傳達一個信息:如果妳同堂姐這般,母親也會這般對妳好。
可她這樣,傷透了少商的心,少商對著姎姎說道:「堂姊處處無母,又似處處有母,我實則有母,卻似無母。」,這句話當真令人唏噓。
現實生活中,我們也經常看到父母拿別人家的孩子做榜樣,激勵自家孩子上進,但效果往往卻適得其反。
這件事情如果發生在常年與父母生活在一處的子女身上,也許不會有特別大的問題。
但是問題是,留守兒童本就缺愛,他們的感情世界中一直是有一塊缺失的。
如今父母回來了,卻總在夸贊別人家的孩子,這樣的行為會讓他們對自我存在的價值產生懷疑。從而離父母越來越遠。
03當眾傷害孩子的自尊
人人都有自尊,孩子也不例外。
可蕭元漪從不給少商留自尊,總是當著外人的面,貶低少商。
最過分的一次,男主凌不疑當眾請求陛下為其向女主求婚,因為凌不疑身世復雜,又功名累身、性格強硬,蕭元漪怕他們夫婦以后護不住女兒,所以想拒絕這門親事。
可是凌不疑少年英雄,是全都城所有女娘都想嫁的郎婿,又是陛下親自提親,她不好直接拒絕。
所以她給出的理由是自己女兒配不上凌將軍。
她是這樣說自己女兒的:「少商自幼缺乏管教,行事頑劣不堪,自妾歸家以來,讀書不行,習武不成,女德沒有,口德不修,妾本欲嚴加管教,奈何她目無尊長,不服管教,妾怎敢對天顏有所欺瞞。」
蕭元漪此舉,把自己的女兒踏入塵埃,貶得一文不值,還是當著眾多女娘的面。
這些女娘平時就瞧不上少商,每每見面,總要恥笑少商粗鄙不堪。可如今,連她親生母親都這麼說,她今后該如何處世為人。
她雖與一般女娘做派不同,但她也有自尊,也有驕傲,也想抬頭做人。
此事之后,少商與她母親關系再無修復可能。
我們在現實生活中,也會看見家長當眾責罵甚至體罰孩子,這樣的孩子,最終結局,要不封閉自我,徹底對父母關上心門,要不極度叛逆,不再聽從父母管教,更有甚者,做出無法挽回的錯事。
曾有新聞,母親在學校走廊當著所有人辱罵孩子,孩子一怒之下跳樓。
作為父母,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權威,要明白孩子也是人,只要是人,他就有尊嚴,請不要在公眾場合傷害孩子的尊嚴。
詩人紀伯倫曾說過:「妳的孩子,其實不是妳的孩子,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。」
我們如果想好好和孩子們相處,尤其是和留守兒童相處,請記住以下三點:
愛要大聲說出來;不要把孩子與他人做比較;不公開傷害孩子的自尊。